• 刊登教育教学论文
  • 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 开展教育学术讨论
  • 介绍科教创新内容
  • 报道教学信息动态
  •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书刊报简介
主办: 河北师范大学主办  学周刊杂志社编辑部编辑出版   学周刊杂志社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69号《学周刊》杂志社  邮编:0500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79/G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9132   发行:学周刊发行管理中心       订阅:全国各地邮..[详细]

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2/04/18 阅读数:

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耿彦峰1 张宇2 李莉2

1忻州师范学院 数学系, 山西 忻州 034000)

(2忻府区东方红学校, 山西 忻州 034400)

【摘  要】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新时代召唤良好教育。 高师院校是广大教师队伍的培养基地, 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着眼于新时代下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结合忻州师院数学系的具体情况, 对”三位一体”协同机制的实践和探索进行详细论述, 对高师院校联合培养师范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协同育人; 卓越教师; 师范专业认证

【项目基金】2019年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时代下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2019170)。

【作者简介】耿彦峰(1979-), 男, 山西省天镇县人, 硕士, 副教授, 忻州师范学院数学系任教, 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张宇(1975-), 男, 山西省忻州人, 学士, 中小学一级教师, 现任东方红学校校长, 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接受良好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创新创造力大力发展,国民素质普遍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四个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开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教师教育。有了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才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会有基础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如今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高师院校不太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关起门来办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教育实践质量不高, 培养出来的师范生与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推出,旨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2014年教育部推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工程,大力促进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的建设,分类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1-3]。2017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程,严格规范师范类专业办学准入门槛, 引导和推动高师院校举办师范教育, 将立德树人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到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从源头上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必将开启教师教育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征程[4-5]

新时代下师范教育改革与卓越教师的培养,关键一环就是建立由高校主导、地方政府统筹、基层中小学参与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也是教师教育整体改革的重点之一,时至今日,不少高师院校都对“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进行有效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并得到很多的研究成果[6-8]。例如,初铭铜在文[7]中对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的难点进行解析,给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许冠亭等在文[8]中就“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提出一些创新性观点,为新时代下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构建当代教师教育培养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首先论述了“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涵义及运行机制,进而深入探讨了新时代下高师院校“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的实践与探索,并结合忻州师范学院数学系的具体实践经验加以说明。

2 “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忻州师范学院坚持扶贫顶岗实习支教20余年,逐步探索、实践并完善了“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三位”是指高师院校主导、地方政府支持和中小学参与,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整体。高校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义务和责任,主动寻求政府和基层中小学的支持和配合;地方政府是链接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的纽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组织协调、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基层中小学是教育教学岗位实践平台的“主战场”,为师范生顺利实现从“生”到“师”的角色转换,尽快成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专业化教师提供成长的实践平台。

2.1 高师院校主导

学校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构建了高师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有效地起到了主导作用。

一、组织领导。一是建立了以院领导为组长的“实习支教”领导组,统筹协调管理实习支教中的重大问题。二是设立实习支教管理处,具体负责实习支教管理工作。三是教学系部负责本系实习生的教育、管理、培训、考核等工作。四是各职能部门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做好实习支教有关工作。 

二、工作机制。一是积极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出台实习支教的政策文件,建立经费保障等长效机制。二是与相关县(区)政府签订实习支教协议,确保实习支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出台实习支教工作的相关条例,从组织领导、职责分工、经费保障、工作考核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三、其他保障。根据实习支教需要和校内工作实际,选拔实习支教带队队长和指导教师:一般一个县(区)设1名队长,若干名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习支教期间思想品德、教学实践、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学院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实习支教中人员和公用开支, 确保实习支教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2 地方政府统筹支持

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中,当地政府有效地起到统筹作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覆盖面最广的忻州市来说, 忻州市政府先后下发推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扶贫顶岗实习支教领导组,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听取工作汇报, 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在实习支教优秀学生申领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核录用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要求忻州市政府和县(区)政府给予实习支教配套经费支持,并纳入各自年度财政预算,保障实习生的生活、交通等必要费用。

2.3 基层中小学校参与

基层中小学作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参与者,在联合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体参与情况为:

一是组织岗初集中培训。各中小学(教育局)聘请当地专家、优秀教师,对实习生集中进行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二是“一对一”师徒结对。聘请当地的教学能手、名师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实习生,确保实习支教质量。三是加强岗中管理培训。中小学校通过常规考核、岗位要求、期末评定等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管理,通过教研活动、听评课、教学检查等对实习生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指导培训。四是组织考核评定。学期末,中小学与指导教师联合对实习生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考评,评定出相应等级。

3 “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和探索

多年来,忻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始终坚持面向中小学,培养基础教育急需人才的办学方向,不断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教师职业技能,制定并实施“分阶段、多形式、多层次”的全程实践活动体系,加强实习支教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加大与地方中小学的交流和合作, 夯实实习基地的平台作用逐步构建并完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这种教育模式既服务基础教育, 又联合培养师范生,为师范专业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新思路。

3.1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数学系立足“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加强专业基础,强化教师教育,突出实践应用,形成培养特色”的基本思路,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精心打造专业特色。 

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保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数学素养;同时精心打造教师教育课程群,凸显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着重强化教师职业技能教学和训练,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结合师范专业认证认证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和实践“卓越教师实验班”培养工程,逐步形成为办学特色鲜明,深受地方基础教育欢迎的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3.2 全面实施全程实践活动体系

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入校伊始,师范技能培养就应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围绕教师基本技能、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按照“入行训练、基础实践”“专项训练、模拟实践”“教学反思、岗位实践”“教育服务、研习实践”四个层次要求,结合思政教育和人文、科学、艺术熏陶,将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通过第一、二学年的实践能够“站上讲台”,通过第三学年的实践能够“站稳讲台”,通过第四学年的实践能够“站好讲台”。

在此思想指导下,数学系制定并完善“四年一体化”的“分阶段、多形式、多层次”的师范技能训练体系。分阶段,即师范生在各学年的训练内容及重点不同,分阶段训练结合中小学年数学课程教学的特点,也体现了各阶段教学技能训练不同要求。多形式,即指训练的形式多样化,包括公开示范课、看视频资料、日常训练、模拟教学比赛等训练形式。多层次,即由学生自练、小组训练、专业教师指导及中小学教师指导等,层层推进,形成一个立体式的训练体系。

加大全程实践教学的实施力度,采取包括制订计划、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加大投入与强化管理等措施。逐步构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开展校内外、课内外实践教学,师范性与综合性互补的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活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师教育实践训练,把学生培养成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适应中小学新课程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教学人才。

3.3 扎实推进实习支教工程

2000年以来,数学系先后组织近40批大学生进行实习支教,使学生在实践中经受全方位锻炼,同时直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实践证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作为数学系特色专业建设的亮点之一,效果非常显著。

一、实习基地的建设。为了加强与中小学的交流合作,完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数学系先后与忻州市一中、忻州师院附中、原平市法成中学等十几所学校签订了专业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学校实力雄厚,教学管理先进,育人质量高,实习效果好,深受好评。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打造成优质的实习基地。

二、加强“双导师制”的落实。顶岗实习生在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支教过程有两个导师,一个是高校指导教师,另一个是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高校导师对实习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加强“双导师制”的实施,规范规章制度,加大保障力度,选派素养高、责任心强的辅导老师,切实起到培养辅导支教生成长的作用。

三、与基层学校的深度合作。主动与地方基础教育接轨,积极深入实习基地,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现状与改革动向,进行基础教育研究,服务和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同时,中小学全程参与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和修订,以及外部反馈评价机制的完善等。参与学院教师教育理论课程教学工作,参与实习支教岗前培训、在岗实习指导等实践课程的指导。

今后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方针,不断完善实习支教工作机制, 完善实习支教大纲,提高内涵质量,加强基础教育研究,拓展更高水平实习基地等,不断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迈上新台阶。

3。4 “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的新要求

新时代下,为了推动师范教育综合改革,严格规范师范类专业办学,培养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教育部陆续推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师范专业认证”两大工程。对深化和完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提出新要求。

一、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评价机制等一定要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师范专业认证”的要求,并结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工程,需要做很大的调整和改进。

二、继续扎实开展全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以及数学系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工作实际,重新修订全程教育教学实践方案,加入核心概念、核心素养等新内容 不断优化完善全程实践活动体系。

三、进一步完善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共同评价机制。通过制定卓越数学教师的培养标准,发布师范生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调整专业招生计划等措施,增强师范生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利用社会评价机制的硬性约束促使师范院校提升培养质量。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忻州师范学院数学系“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的实践过程,详细论述了“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的涵义及运行机制,以及新时代下“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的完善和深化,尤其是教育部推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师范专业认证”工程的背景下,“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提出的新标准和要求。 研究结果将会对高师院校实施和完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考  文  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408/ t20140819_174307.html, 2014-08-19.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10/10/content_5329343.html, 2018-10-10

[3]宋志章, 曲铁华。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 2019, (07): 44-46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711/t20171106_318535。html, 2017-10-26

[5]曹杏田, 汪定贵, 程跃文。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路径——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的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9(06):20-23。

[6]邹娜.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三位一体”模式的机制及实践策略[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 40(5): 10-15。

[7]初铭铜.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教师新机制建立的难点解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6, 29(3): 22-28

[8] 许冠亭,唐斌.“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体系创新[J].江苏教育, 2018, (38):7-9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Normal Colleges

of the“Trinity”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New Age

Geng Yan-feng  Zhang Yu  Li li

(1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Xinzhou 034000, Shanxi Province, China)

(2 Dongfanghong school, Xinfu District, Xinzhou 034400, Shan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Entering the new period of socialism construction, good education is summoned。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bases of teacher training。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scientific, reasonable teacher education mechanism。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 and perfection of the "Trinity"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in norm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background, it is elaborated in detail to practice and explore "Trinity"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in this paper。 Theories are linked to practice combining with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mathematics department of the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that are of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the joint training of normal student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Keywords Trini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utstanding teachers; Teacher speciality cer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