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登教育教学论文
  • 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 开展教育学术讨论
  • 介绍科教创新内容
  • 报道教学信息动态
  •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书刊报简介
主办: 河北师范大学主办  学周刊杂志社编辑部编辑出版   学周刊杂志社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69号《学周刊》杂志社  邮编:0500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79/G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9132   发行:学周刊发行管理中心       订阅:全国各地邮..[详细]

基于学业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力培养探索研究 ——以《单片机与接口技术》为例

发布时间:2024/01/09 阅读数:

基于学业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力培养探索研究

——以《单片机与接口技术》为例

 

       滨,代昆玉   

(贵州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 大学生创新力培养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高层次人才建设的迫切需求。针对《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知识点,基于学业导师制采用项目驱动融入授课对象创新力培养开展实践探究。教改评价表明,课程知识教学引入学业导师项目驱动有助提高授课对象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提升参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该教改研究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学业导师制建设与大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有机融合,可为高校课程教改、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思想、新方法。

[关键词] 创新力培养;项目驱动;学业导师制;单片机与接口技术;高校教改

[基金项目]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蝗虫视觉神经的人群活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62066006); 2020年贵州省【贵州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蝗虫视觉神经的区域人群异常行为检测方法研究”(黔科合J字[2020]1Y261); 2022年贵州大学院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贵大计院思政字(2022)04号)

[作者简介] 胡滨 (1977-),男,贵州都匀人,博士,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代昆玉(1979—),女,贵州遵义人,硕士,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 G640;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系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之一,它以8051系列单片机为学习对象,讲授单片机系统的体系结构、汇编指令、定时/计数器、中断、串行口、I2C总线、ADDA转换器、存储器及输入输出接口扩展电路等内容,使学生掌握使用单片机进行软、硬件设计的方法,形成能有效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学科前沿技术,极易在授课对象中触及创新型实践应用教学,引发学生对新问题、新方法、新技术的思考与实践探索。然而,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知识教学为主,实践环节大多是简单验证性实验,很少或没有涉及到对授课对象创新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科学训练,无法满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必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1]202112月《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2]。习总书记文中强调,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习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在该时代背景的迫切需求下,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其对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教学改革需求迫在眉睫。然而,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多、授课学时数少,教学改革矛盾突出,如何高效开展学生创新力培养,寻求合适的教改方法尤为重要。

高校大学生创新力培养需要在课程专业知识教学中融入实践创新元素,与原本的课堂教学形成协同效应促使教学对象的创新力素质教育达到潜移默化作用[3]

二、学业导师制与项目驱动

高校课程传统授课方式采用的是任课教师授课制,即主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授课对象开展一对多的教学工作。由于任课教师在教学时间、授课精力、专业知识面等存在诸多限制,无法满足广大学生实践指导教学与创新能力训练的需求。针对这一教学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201910月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4]。该意见提出大力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让符合条件的教师兼顾学生的不同特点、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帮助高校学生制订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我院以此纲要为准则,充分发挥学业导师制作用,重视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人才培养训练,开展了《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引入任课教师课堂知识教学为主、课外学业导师项目驱动为辅的大学生创新力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学业帮扶计划并贯穿学生大学期间的创新力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1 学业导师项目驱动示意图

1展示的是课程教学中的学业导师项目驱动示意图。具体而言,在《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开展课堂知识教学,并针对授课班级学生选拔优秀的教师参与教学对象的课外学业导师实践教学工作。学业导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与科研课题拟定难度适中,适合学生参与的实践训练项目。以实践训练项目为驱动,吸引学生加入到课外专业知识技能实训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环节。在这种学业导师项目驱动的教学培养模式下,学生按学习兴趣以35人自由组队与各个学业导师产生联系,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与实践训练。

三、项目实践探究实例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覆盖面广,主要涉及8051单片机硬件结构组成、中断系统的使用、定时/计数器工作原理、串行通信接口、键盘与显示器接口、DAC/ADC接口、8051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Keil C51Proteus虚拟仿真等知识点。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多、教时数少,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实施学业导师项目驱动创新力培养与训练。在该课程的教改建设中,担任学业导师指导任务的教师以课程教学知识点为基准,结合自身科研方向,拟定符合大学生练手的实践训练项目。学生可通过参与项目实践训练,帮助其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了解专业学科前沿技术,并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及科技创新能力。下面介绍其中的几个实例

(一) 温度采集与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环境信号的数据采集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础性功能之一[5]。在众多的外围数据中,环境温度是一种常见的采集对象。由于计算机可加工处理的信号是数字量,而外界采集得到的环境温度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信号,无法直接输入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加工处理,因此需要借助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输入计算机系统作信息处理。反之则需使用数模转换器(DAC)进行转换再向外围系统输出。本实例项目训练学生基于8051单片机系统,使用线性温度传感器、ADCLED数码管显示器等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外围数据采集应用系统。该系统的硬件组成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分别是温度采集、ADC数据处理、数据显示,其基本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2 温度采集显示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该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基于8051单片机,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外界温度,经过8051单片机对采集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再将其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器显示其数值。在这个实践实训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料查阅了解温度传感器的选择方法、ADC的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与外围温度传感器的通信技术、LED数码管显示器的使用方法、编写与调试相应的控制程序,从而独立完成计算机外围数据采集与信息显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训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红外遥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红外遥控在家用电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甚至计算机外围设备也有使用场合,例如无线鼠标、无线游戏操控杆。本实例项目要求训练对象设计与实现一套基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红外线遥控系统。该红外遥控系统分为两个模块,即实现遥控信号输出功能的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实现遥控信号接收与解码功能的红外信号接收模块,其基本组成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可借助8051单片机作为遥控信号发射与接收的主控处理器芯片,在此基础上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和外部中断控制器实现遥控信号的发射编码与接收信号解码。在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编码、解码功能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专门的电路芯片实现。

     

(a)                                    (b)

3 红外遥控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项目要求学生基于8051单片机,根据应用场合需要选择相应的编码、解码芯片设计与实现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通信系统。在项目的实践训练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键盘控制器、红外信号的编码与解码、红外信号发射接收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并且需要编写与调试控制系统中的程序代码。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受训对象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GPS信号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包括我国北斗卫星导航(COMPASS)、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以及欧洲伽利略(GALILEO[6]。这些卫星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无线通讯、地质测绘、国土安全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GPS由于具有定位精度高、通信时长短、通讯协议公开、软硬件成熟、使用免费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GPS定位系统开发对个人用户而言特指用户接收,即GPS信号接收器。本实例项目要求参训学生基于8051单片机设计与实现一个简易的GPS信号接收机,并将接收信号转换为经纬度信息进行显示。项目设计与实现的接收机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8051单片机控制器、GPS接收器硬件模块、LCD显示器,其基本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

4 简易GPS信号接收机基本结构示意图

项目基于8051单片机系统,结合GPS接收器芯片、LCD显示器设计与实现一个简单的GPS信号接收机。项目的自信过程中,需要学生深入理解GPS接收器、LC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掌握串行、并行数据的转换处理方法以及LCD显示器的数据显示技术,并编写与调试相应的控制程序。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受训对象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训练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创新实践能力

四、教学效果评价

为评价《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建设引入学业导师项目驱动对授课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教学成效,对我院近五年(2017—2021年)该课程教改前后的教学成果进行分析。其中前三年(2017—2019年)为课程未开展学业导师项目驱动计划,后两年(20202021年)全面引入学业导师项目驱动对授课学生实施创新力培育训练。从主观与客观两个维度,即授课对象主观评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一)授课对象主观评论

本课程自2020年开始引入学业导师项目驱动对授课学生开展创新力培养的课外实践训练。为获取授课对象的主观评价材料,课程教学期间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以20%的抽样率随机发放问卷表采集学生主观评论意见。参与到学业导师项目驱动训练的学生代表性主观评论如表1所示。

 

1 参与创新力培养训练的学生评论

序号

授课

时间

学生性别

年龄

主观评价意见

1

2020

21

抽象的单片机知识让人学习乏味,开始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但参加导师的实践项目后,让我了解到这些知识的用处,学习兴趣随之而来。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会用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技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查阅资料并掌握它们的使用,也知道了这些方法和技术是应用场合。

2

2020

20

刚参与老师的项目时我无从着手,有些需要用到的硬件芯片都是最新的前沿技术,这对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查找资料,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指导和团队成员的相互帮助下,我克服重重困难并带队完成了项目的开发!

3

2020

21

刚开始感觉课程知识很抽象、枯燥,但当把它们和具体的训练项目结合起来后,那些芯片、线路板活起来了。使用它们设计和构建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拥有了生命力!而且,通过导师给我们的讲解后,知道了我们现在开发的硬件系统在实际使用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4

2020

21

我的动手能力很差,开始还担心不能进入老师的小组。很幸运老师接受了我,能参与到老师的项目中。在此期间我收获很大,现在能焊接线路、自己调试硬件电路、编写硬件程序了。通过项目的实践训练,我的软硬件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

2021

20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导师引导我们如何科学的思考问题,教会我们参阅资料。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的内容。通过项目训练,我们找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我们发现我们的工作能够扩展到其它场景去解决新问题。

6

2021

21

无趣的课程知识点在项目训练中变得生动活泼。通过参与导师的项目开发,我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新的认识,提升了我的学习兴趣。希望导师可以在后期继续指导我完成我的毕业设计。

7

2021

21

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学习有难度。和其它硬件课程不同的是,这门课通过项目训练把我们引入了栩栩如生的计算机硬件开发世界。参加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把学习到的知识技能用到未曾接触过的应用场景中,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并克服困难。

8

2021

20

课堂知识点与导师项目的结合极大提高项目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与动手实践能力。尽管项目执行过程面临很多挑战,但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查阅资料并都克服了它们。在成功地完成了项目开发的那瞬间,团队成员都被自己感动了! 我们希望能以现在完成的工作为基础,申请新的项目去参加大创。

 

由表1可知,参与创新力培养训练学生的主观评论集中体现在如下几点:1)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兴趣;2)能帮助学生明确自身专业的学习与培养目标;3)有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学科前沿技术;4)有助于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5)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6)有助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从匿名采样的学生主观评论来看,在课程教学引入学业导师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力培养模式,其对受训对象的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思维方法、创新能力培养等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据分析

在《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中开展学业导师项目驱动的创新力培养教学改革后,授课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其中收获颇深。创新思维是大学生创新力的重要表征,可表现为受训对象在其创新实践过程中发现新科学问题的能力[7]。此能力的训练是高校学生创新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着受训对象在项目后期创新力的可持续性发展前景。在本教改效果的客观评价中,可以借助受训对象申请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RT)项目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避免平行班教学不对称引起的评价偏差,仅对本课程参训学生申请项目、获得立项资助项目中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数据进行教改效果评价分析。近五年(2017—2021年)在开展基于学业导师制的项目驱动大学生创新力培养教改工作前后的统计数据如图5所示。

 

5  SRT项目申报统计情况图

5从三个维度,包括参与申请项目的学生人数、申报的项目数、获得立项资助的项目数,显示了近五年SRT项目申报情况的统计数据变化。统计结果表明,相比过去的三年,授课学生在2020年、2021年的参与申请项目人数明显增长,其中的申报项目数量、获得立项资助的项目数量也都有质的飞跃,这充分展示了受训对象在创新思维能力训练有着明显的提升效果。有诸多因素导致上述统计数据的整体上升变化,例如进校生综合素质提高、SRT项目宣传吸引力度的增大、学业导师制的逐步健全与完善等等。在基于4.1节的学生主观评论发现,学业导师制引入项目驱动开展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教学改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授课对象对课程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提高了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发现新科学问题的能力与解决新问题的信心。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对参训学生的创新力培养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与展望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育指导意见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需要。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实践教学相关的教改切入点,将学业导师项目驱动引入授课对象的专业知识教学并贯穿其大学期间的创新力培养。课程教改建设表明,课堂教学引入学业导师项目驱动可让授课对象在收获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激发其学习主观能动性,有助提升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构建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高校创新人才育人体系的目的。近五年的教学效果数据评价分析表明,学业导师项目驱动引入课程教学后,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创新项目参与人数、立项资助SRT项目数都有提升。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习近平出席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J]. 中国电力教育, 2021(10), 6-7.

[2] 习近平.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J]. 求贤, 2021(12), 6-9.

[3] Li W.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ode of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2018, 18(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Z]. 2019-10-08.

[5] 王俊美. 工业控制系统中模拟量的采集与应用[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1, 34(2):30-32.

[6] Tarantino E, Novelli A, Cefalo R, et al. Single-frequency kinematic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Galileo, GPS, and GLONASS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s using an MMS-generated trajectory as a reference: preliminary results[J].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18, 7(3): 122.

[7] Morad S, Ragonis N, Barak M.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a tool for measuring educational innovative thinking competencie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21, 97: 103193.

 

Exploratory Study o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Academic Tutorial System: Taking the Course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HU Bin, DAI Kun-yu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ies is an urgent deman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igh-level talents in the new era of China. On the teaching points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studies o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ie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project driven, based on academic tutorial system.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show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project driven in academic tutorial system can not only actively promote th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s in learning process but also can enhanc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i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Such one teaching reform work involve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eaching with academic tutorial system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ies, which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 training in education, but also can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in colleges.

Key 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project driven; academic tutorial system;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college 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