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登教育教学论文
  • 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 开展教育学术讨论
  • 介绍科教创新内容
  • 报道教学信息动态
  •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书刊报简介
主办: 河北师范大学主办  学周刊杂志社编辑部编辑出版   学周刊杂志社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69号《学周刊》杂志社  邮编:0500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79/G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9132   发行:学周刊发行管理中心       订阅:全国各地邮..[详细]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物理学科混合式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2 阅读数:

黄宇林  徐晶

1延边大学 理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2延边大学 师范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

摘要:本文阐述了物理学科开展混合式教学创设情境的优越之处,从混合式教学中的学生、教师、教学信息的组织、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用物理学科教学的具体案例,探讨了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微博教学情境的设计过程,从而为物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物理教学;混合式教学;学周刊

Research on Blending Education of Physics in the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Yulin Huang   Jing Xu  

1.College of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Jilin Province,Yanji,133002;2.Normal College Yanbian University,Jilin Province,Yanji,133002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of physic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lending education and creating scenarios,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students, teachers, teaching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teaching media applic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s in blending education, and uses physics teaching In the specific case, the design process of Weibo teaching situation in the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physical blending education mode.

Key words:New media; Physics teaching; Blending education


一、引言

科技进步使得人类文明从一页页纸张转变为电子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手持一本书卷的背诵学习,转变为自主建构为主线的多元化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新媒体传播时代是人类利用网络、数字化设备、电子设备、各种软件进行知识学习的开放时代。借助这些科技手段,满足了人们无时无刻都可以学习的需求,为混合学习创造了条件。混合式教学,既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新媒体传播时代使得技术平台不断丰富,本文探讨基于微博与抖音的混合式教育。

情境认知理论在论文《情境认知和学习的文化》中明确的提出并解释了情境是人类认知和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物理学科是一门基于生活现象而总结出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正如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一样,实验所创设的就是情境,所以情境对于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经过初高中的物理教科书分析后可以看出每一处知识点都配有插图,其主要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境照片,包括人文情境图片如日常生活用品实物图、各行业的工作照片、建筑照片等,其目的是将同学们引入生活情境中,从而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等一系列的行为总结出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自主建构出知识。新媒体传播时代为物理学科的混合式教育提供情境创设的支持。

二、新媒体传播时代下的混合式学习新模式——微博发布、抖音共享混合式教学

(一)教师

教师为了给学生选择一个适合的学习情境,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体验出发,根据学生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事物来选择教学情境,做好教学设计,将所需要教授的知识点细分为多个小点、再将可以用于探究的活动的事物设计为同学们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其次,将一些使用到的工具如分贝测量器、乐器、长度、深度的测量仪器电子化,用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作为电子化的仪器的载体,使同学们能利用电子产品就可以进行简单的测量、实验等。

(二)学生

学生不再是坐在教室里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知识的探索者,自己进行知识的探索与获取。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利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探究实验归纳出规律从而获取知识,对于无需探究的知识,在已有的认知程度上。通过检索获取新资源,再通过消化知识对资源进行组合,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在微博上分享,将自己总结的知识扩散和传播,完成了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教师和同学通过微博平台对同学们的探索结果进行评判,通过抖音视频APP对同学们的探索过程进行评价,实现学生互评结合教师总评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学生对知识加工再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学习的最终目标——知识内化。

(三)教学信息的组织与教学媒体的运用

教学内容细分化,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出可经过探究而获得的规律与知识,以及学生通生活中的事物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的部分,将这些知识分为多个小任务,从而确立课题的框架,发布与微博平台,同学门课后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探究完成任务,再到课堂上与教师一起分享探索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或经验,再利用VR虚拟技术,在课堂上再现一些无法获取的直观感受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中科学世界栏目延伸的建筑声学选用了北京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作为实例,在课本上以插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且直接选用了建筑的航拍照片,对于部分从未到过北京的学生来说,这个知识点仅仅是课本上的一幅照片,并没有获得深刻的印象,课本的插图失去了本身的作用。

(四)教学效果

从认知的视角,微博学习具有认知等级与自主学习能力成正比的特征,微博学习是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建构知识体系来实现的一种混合学习模式,对外物的认知思维模式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是学生自主探究打开未知世界的黄金钥匙。同时发表于微博平台的由同学们自己总结的知识体系是对班级内部同学公开的,在同学们交流讨论时,同学之间的评价是可以参考的。

三、物理学科结合微博发布、抖音共享的混合式教学实例

结合情境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泛在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章第几节《物理声音的特性》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细化

每个任务可以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使用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在微博平台上找到教师课前发布的任务,通过平板电脑使用虚拟测量工具进行探究,将无法携带的或无法获得的工具电子化,其准度无法达到真实仪器的精准度,但是可以满足学生的初级探究的需要,探究的过程可以利用录屏功能,抖音短视频APP等制作简短的视频,记录实验现象,或有趣的过程等,从而总结出探究得到的知识点,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其发布于微博平台配有视频,同学们之间互相分享探究成果。例如:学生利用老师在平板上准备好的可以描绘声音的频率的示波器电子化测量仪对生活中遇到的事物的声音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完成任务,获得有关音调的直观认识;用同样的方法测人和狗、猫、蟋蟀等等可以看见的小动物的声音频率范围。利用击鼓的力度看鼓面的振动大小,从而得知振幅与响度有关;在闹市区两位同学可互相帮助完成探究,用平板电脑测分贝的大小,探究得出相关的知识。用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无时无刻的自由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建构知识。

(二)建构情境的设置

生活中同学们手机来电时的振动声,狗叫声、青蛙叫声设为情境引入点等,当同学们在路上遇到狗叫时,微博平台可以感应到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遇到教师设计好的情境引入点的事物会对学生进行提示,当进行探究实验时将现实中的物体与电子设备结合起来,现实的外界信息输入电子设备,设备产生数据等,供学生探究,例如:在探究音色时,可以根据外界的各种声音用电子设备得到波形图,分析音色的具体内涵。

(三)VR技术课堂重现

用VR技术测一些海洋生物和蝙蝠、大象一类动物,从而对比人类的听力范围,知道超声波、次声波的存在,有些动物可以接收到超声波与次声波,所以有时人类决定很安静时,却听见狗在狂躁的叫,也许就是狗听见了人类没有听见的超声波或次声波。

(四)评价机制

完成每一个任务所进行的实验不同,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是否正确操作,每一项操作都会有录屏记录或录制小视频来记录探究过程,老师通过观看反馈在微博平台上的教师终端服务器所呈现的各个同学的探究过程,从而进行过程性打分,再看他们由实验后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能否积极参与同学间交流评价。

四、展望未来

科技发展迅速导致产品更新换代,许多人工智能的产物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等技术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未来机器智能教育时代,传统的课本,纸张,黑板教学模式将会被人工智能教学取代。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将会继续引领教育走向新纪元。

参考文献

[1] 杨丽娜,肖克曦,刘淑霞. 面向泛在学习环境的个性化资源服务框架[J]. 中国电化教育,2012,(7):84~85.

[2] 李卢一,郑燕林. 泛在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J]. 中国电化教育,2006,(12): 9~12.

[3] 缪蓉,范璐君. 微博的学习特征研究——基于认知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5):8~14.

文稿来源: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网址:www.jyjxl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