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登教育教学论文
  • 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 开展教育学术讨论
  • 介绍科教创新内容
  • 报道教学信息动态
  •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书刊报简介
主办: 河北师范大学主办  学周刊杂志社编辑部编辑出版   学周刊杂志社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69号《学周刊》杂志社  邮编:0500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79/G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9132   发行:学周刊发行管理中心       订阅:全国各地邮..[详细]

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化培养思考

发布时间:2022/01/10 阅读数:

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化培养思考

杨飏1 丁成艳1 杨政水2     

(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2.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贵州铜仁 554300)

[摘  要]:学生个性化培养是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从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搭建个性化培养平台、营造个性化培养环境、丰富个性化教育资源、优化个性化教育评价等方面讨论了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问题。

[关键词]:职业院校,个性,个性化培养。

 

在教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其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发展紧密相连,与他们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职业是个性的发挥、任务的实现和维持生活的连续性的人类活动[2],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注重学生个性培养,让学生具有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的职业精神、职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使其在职业岗位上发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以实现自我价值。

一、个性与个性化培养的内涵

“个性”从字面看可以理解为个体的性格、特性,即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征。关于人的个性,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中的理解不尽相同。哲学从方法论等视觉研究人的个性,认为个性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的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心理-行为特征的总和[3]。心理学从人的心理和行为角度,将个性理解为“是人类个体以其遗传素质为基础,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各种心理倾向与特质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动力组织,决定着人的独特的行为方式”[4]。社会学则从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将人的个性理解为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以独特的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具有社会独特性。人们在实施个性化教育中,认为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质,并外在表现于他的语言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将个性理解为个体独有的并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的整体特性,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共性中所凸显出的一部分[5]。从此可以看出,由于研究的思想、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视觉等不同,对个性的内涵表述有异同。

个性化培养是基于个体间的多样性、差异性需求,提供个性化供给服务并使个体的个性得到发展的过程。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就是要遵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个性化成长规律,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和进行个性化的引导、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化潜能得到开发,学生在自我个性和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个性的主要特征及其对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培养的启示

    1、个性的主体性

个性的主体性是人在一切对象性关系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地位、作用和特性的概括[6]。职业院校学生个性的形成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内因与教育实践环境、内容、手段等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是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培养的核心问题。没有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能动性,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一般自信心不足,于是,职业院校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发挥自身个性发展的主体作用。

2、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个体的内在本质及特异性存在的外在表现,反映人与人之间个性的独特差异性。人的个性独特性是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后天的生活、教育条件的差异性,使人的个性发展程度、水平、内容成分各有不同,不可避免的使其心理和行为产生差异,使个性形成和发展水平、程度、内容成分各有其特点[7]。人的个性独特性,要求职业院校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中,要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程度与需求,“一人一案、一人一策”的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精准服务,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个性的社会性

个性的社会性可以理解为个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其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我们都知道,作为个体的人必须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和成长,其潜能的发挥、兴趣的形成、个人的成就等都离不开社会活动。同时一个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应要求其成员遵守社会准则和规范,并培养其适合和维护该社会的个性。个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其会随着具体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8]。于是,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要遵守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应随时矫正学生逆社会的心理和行为,定向培育训练学生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化情感、道德和知识、技能等得到发展,增强学生适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对策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是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需要,培养能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

1、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

我们都知道观念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于是,职业院校要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求自我优势、自我潜能、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适合自我个性发展的各种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发现自身个性、发展自身个性和彰显自我个性中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受社会欢迎的生产建设者和事业接班人。教师则应把发现、形成、发展学生的个性当作教育重要任务,要充分尊重学生选择,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倾向、判断能力,发现学生的特长爱好以及缺陷不足,以便在个性化培养中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2、搭建个性化培养平台

个性化培养平台是职业院校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整合产业、行业、企业、专业、职业的优质教育教学与科技创新资源,建设的以服务师生个性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等为主要目的载体。通过多方协同联动,师生可在平台上不断发掘个性化潜力、产出个性化成果、实现个性化发展。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职业院校应在夯实专业教育教学平台的同时,尽可能搭建多样化的个性化学习平台、个性化创新平台、个性化实践平台等个性化培养平台,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个性化学习平台除要开出更多选修课外,要通过政行企校和产学研用合作,整合多方个性化学习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精准服务;职业院校的技术创新中心、大师工作室、实验实训基地等个性化创新平台,要主动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服务;技能竞赛、技术服务、社会实践等个性化展示平台,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进步与成功展示中增强自信心。

3、营造个性化培养环境

人的个性发展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环境是发展和形成个性的重要源泉。于是,职业院校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环境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形与无形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职业院校应依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教学情境;要培育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形成宽松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心理氛围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学分制管理,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环境;要营造富含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职业文化、创新文化等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塑造自己,发展和张扬自己的个性。

4、丰富个性化教育资源

    个性化培养需要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从这些教学资源中,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化发展的优质教学资源,从中获取个性化知识、训练个性化技术、陶冶个性化情操,提升个性化发展素质,增强个性化发展能力。职业院校应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特别是要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强化选修课的开出,让学生在课程体系中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课程或课程组;要开发数量充足的素质和技能训练项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强化训练,以提升自己的个性化能力素质;要备足优质电子教学资源,让学生从浩瀚的电子信息资源中获取个性化发展需要的知识;要开发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个性化社会实践,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5、优化个性化教育评价

评价从字面可理解为评定价值,教育评价则是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其最终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评价对象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为教育决策服务[9]。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育评价应充分考虑技术技能人才的特点及其成长成才规律,评价的内容应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中的职业精神、技术技能水平,同时也不能忽视必要的理论知识;评价的方式应重视技术技能的形成性考核,不能仅仅用课程或项目的一次性终结性考试或考核来定学生的学业成绩,要将态度、技能、知识单列或按一定比例综合为课程或项目的学业成绩;同时要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果,如技术开发课题、知识技能竞赛、社会实践项目等,作为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成果兑换一定的学业学分。只有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成果计入学生的学业学分,才能激发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积极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夏阳.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J].湖北:理论月刊,2005(6):156-158.

[2]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P307.

[3]沈建国.论人的个性的哲学内涵[J].南昌:江西社会科学,1989(4):53-58.

[4]李德伟编著.个性心理学 研究·测量·理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年,P16.

[5]刘献君著.个性化教育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P14.

[6]王锐生.哲学理解的个性-个体主体性[J].南昌:江西社会科学,1991(2):37-42.

[7]李玉芳.论个性及其培育[J].教书育人,2005(2):55-57.

[8]梁林.哲学视野中的人的个性[J].理论界,2009(1):107-108.

[9]赵海侠,郭婧萱.教育管理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P159.

 

Personalized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Yang Yang1 Ding Chengyan1 Yang Zhengshui2

(1.School of Humanities,Tongren Polytechnic,Tongren Guizhou 554300;

2.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Tongren Polytechnic College,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Tongren Guizhou 554300)

[Abstract]: Personalized training of students is the need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mbining with the individualized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dividualized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setting up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concept, setting up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platform, creating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environment, enriching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optimizing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evalua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personality, personalized cultivation. 

 

[作者简介]:杨飏(1991-),女,土家族,贵州铜仁人,学士,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丁成艳(1974-),女,贵州铜仁人,学士,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杨政水(1963-),男,贵州松桃人,硕士,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授,研究方向:植物资源开发、职业教育。(贵州铜仁 554300

[基金项目]2018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重大问题招标课题“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TZ2018Z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