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登教育教学论文
  • 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 开展教育学术讨论
  • 介绍科教创新内容
  • 报道教学信息动态
  •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书刊报简介
主办: 河北师范大学主办  学周刊杂志社编辑部编辑出版   学周刊杂志社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69号《学周刊》杂志社  邮编:0500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79/G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9132   发行:学周刊发行管理中心       订阅:全国各地邮..[详细]

钢铁行业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盐城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6 阅读数:

杨蔚民, 高莉莉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  ]现阶段,国家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钢铁行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钢铁行业转型背景下,如何培养能够扛起钢铁转型升级重担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摆在钢铁行业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分析了当前钢铁行业的人才现状以及行业转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钢铁行业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钢铁行业;人才培养; 行业转型;学周刊

 

钢铁行业转型背景下,各地方钢铁企业改革动作不断。中国宝武也于20181130日与江苏省、南京市及盐城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优先考虑由下属钢铁旗舰公司宝钢股份投资建设盐城精品钢项目。根据省市级相关规划,计划在2028年底前将钢铁冶炼产能迁出南京市,布局新兴产业,实现梅刚区域转型升级。而盐城市作为钢铁产业承接地,本身没有雄厚的行业发展背景,人才储备不足,这必然成为制约此次钢铁产业布局调整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积极培养钢铁行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为钢铁转型升级战略实施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钢铁行业转型概述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钢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但是我国现阶段的钢铁行业发展并不理想,产能过剩、环境资源限制、成本上升、人员结构优化等问题无不困扰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2015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对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转型时期的钢铁行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注重科学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秉承绿色环保理念,走低碳节能路线;三是摆脱低附加值宿疾,加强新材料研发与应用。

二、钢铁行业转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工业4.0时代的到来,掀起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浪潮,各国纷纷将制造业作为今后产业布局的重点,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对钢铁行业来说,要想顺利度过寒冬,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目标,同样需要大量专业领域人才的大力支持。从世界钢铁强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未来钢铁行业的人才需求形势将发生以下变化:一是钢铁行业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对从业人员的数量要求有所下降,但对个体素质的要求更高;二是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一线操作人员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三是人才素质将成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线生产员工将向“一岗多能、操检合一”的方向发展,企业将更加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通过内培外引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将成为钢铁企业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三、当前钢铁行业人才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钢铁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钢铁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也在逐年提升。然后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钢铁行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现有人才队伍结构已经难以满足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钢铁行业正面临人员结构臃肿、低端人才过剩、高端人才缺乏、劳动生产率低、产能利用率低、人才开发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我国作为钢铁产能大国,拥有数量庞大的钢铁从业人员,但这些从业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且人员结构很不合理,其中操作和管理岗位的人员数量较多,而高级技术人才、研发人才极度匮乏。与此同时,我国钢铁行业人才培养体系落后,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存在严重脱节,极大地影响了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一方面,目前许多钢铁企业用人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无法适应飞速变化的外部大环境,另一方面,钢铁企业现有的人才素质不足以支持企业的战略转型需要,长此以往,导致钢铁行业创新能力薄弱、科研产出不足,产品提档升级进展缓慢,可以说,人才问题已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一大掣肘。

四、钢铁行业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1.政府角度

江苏是我国的科教大省,科研基础和人才资源雄厚,其中,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的钢铁专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钢铁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盐城市本地也有两所本科学院和四所专科学院,倘若能充分利用这些人才教育资源,将为盐城精品钢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人才资源只有进行充分整合才能发挥最大优势,因此,政府要积极整合当地的钢铁产业人才资源,按照工程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人力资源类型,对人才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首先,在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应当以钢铁企业为主体,以盐城精品钢项目为依托,与各设计研究单位、工程技术单位进行合作,通过技术集成、自主研发、配套设计研造钢铁生产技术装备等方式,组建一支国家级钢铁工程技术专家队伍。同时,以各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及科研院所为主体,协同钢铁企业建立省、市级钢铁技术中心及专业实验室,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针对性培养一批钢铁专业所需的高级技术人才。在经营管理人才方面,充分借助江苏地区及盐城本地高校在经济、管理等领域的雄厚教育资源,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战略管理、资本运营、企业管理等相关研究机构,重点针对钢铁企业在转型发展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专项课题研究,联合培养钢铁企业亟需的各类高级管理人才,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在高级技能人才方面,可结合盐城精品钢项目建设需要,加强现有技能人才的在职培养和继续教育工作,比如以盐城工学院为培养基地,定期组织开展人才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打造一支技术精、素质硬、能力强的高级技能人才队伍。

2.企业方面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企业应充分挖掘内部人才潜力,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及引进机制,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应结合自身需要,制定与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形势相匹配的一专多能人才培训计划,借助人才竞争和激励等手段,引导员工自我充电,达到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在培训方法上,要改变以往重培训数量、轻培训质量,重管理培训、轻技术培训的做法,以岗位知识点为中心,构建分别面向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操作技能人才的多层次培训体系,通过培训实现岗位提升,达到系统化培养效果。在人才使用方面,企业应加快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内部沟通效率,使员工获得一定的决策权、话语权,让每一位员工的才华得以充分施展,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通过企业全员推进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激励方面,企业应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建立科学的薪酬标准和绩效奖惩机制,真正发现和体现人才价值,激发员工的工作干劲和企业归属感。就目前来看,钢铁企业普遍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员工工资一般都是按照岗位工资、等级制度及薪级工资进行计算,难以客观体现员工的劳动成果。对此,企业应当建立系统的人才评价指标,从专业技能水平、独特技术专长、工作效率、团队贡献度、岗位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对人才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对于考核成绩较差的实行末尾淘汰制,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切实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性,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在人才引进方面,企业应高度重视后备人才的储备工作,通过高校、劳动市场或同行企业招聘亟需的人才,提高人才招聘标准,严把人才进入关口,要求进厂职工全部持证上岗,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填补人才缺口,实现企业人才队伍水平的稳步提升。

3.高校方面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构建钢铁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未来的钢铁行业发展离不开多样化人才的支持,特别是技术人才、服务人才、创新人才,更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钢铁行业转型发展所急需的,也是当前人才缺口比较大的地方。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响应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战略,牢固树立大工程观理念,摒弃当前的通识教育模式,尊重人才选择,提倡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大力培育综合型、实用型、创新型工程人才,积极打造多样化人才教育格局。其次,高校应当借鉴美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工程师人才和科技人才,为此,高校应积极寻求与钢铁企业之间的合作,引进项目实习、创新试验、课程设计等新型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校企深度合作的过程中学到真本事,满足零距离上岗需求。再次,在课程体系方面,高校应当结合转型期钢铁行业人才需求形势,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解决当前钢铁人才供给侧与行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等方面不相适应的问题。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既要突出专业课程知识的重要性,又要满足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同时还要符合未来钢铁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的特点,增加信息技术教育模块。此外,中国要想成为钢铁强国,与国际对接是必然趋势,因此在办学上也要突出与国际接轨,强化对学生的专业英语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钢铁行业转型概况为切入点,从政府、企业、高校三个方面提出了钢铁行业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多角度入手,旨在完善钢铁行业人才培养工作,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关键词:

[1]朱明.国有钢铁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4):78-78.

[2]石禹.驰骋在“互联网+”时代中的重甲轻骑--钢铁行业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应对人才“年轻化”[J].冶金管理,2015(6):49-52.

[3]潘成刚,常庆明,周家林,等.基于“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15(4):22-24 27.

[4]任振宇,杨志超,张杰.浅谈钢铁企业利用现代媒介开展“微课堂”培训的探索与研究[J].冶金管理,2017(8):42-44.

[5]马丽琼.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培养就业钢铁企业高素质人才模式作用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28):29-30.

[6]蔡林棚.新时代我国钢铁产业人才发展探析[J].冶金管理,2018(8):51-54.

[7]王海瑾.新形势下钢铁企业构建多元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冶金管理,2018(9):47-49.

[8]陈海涛.搭建“五台”,探索人才培养新举措——以某国有大型钢铁公司热轧厂为例[J].现代企业文化,2018(5):269-269.

Exploring a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ee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 case study of Yancheng

Yang WeiminGao Lili

(Yancheng Vocational Industrial of Industry Technology,Yancheng,Jiangsu 224005)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China vigorously promotes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meanwhile the steel industry has entered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ee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the ways of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talents that can shoulder the burden of stee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steel industr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takes Yancheng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It aims to analyze the demand of talent training for the industry revolution and the current statu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stee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steel industry.

Key Words: Steel industry, Talent cultivationIndustry transformation

文稿来源: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网址:www.jyjxlt.com